?
鞍鋼集團黨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一脈相承、與時俱進,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近日發布“新時代鞍鋼憲法新內涵”,即強化政治擔當、加強黨的領導、依靠職工群眾、堅持“兩參一改三結合”(干部參加一線實踐,職工參加現代治理,改革與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不相適應的規章制度,管理人員、生產人員與技術人員三結合)、推進改革創新,以鮮明的時代特征、理論積淀、實踐模式,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鞍鋼方案。
1960年3月22日,毛澤東主席批示的以加強黨的領導、“兩參一改三結合”、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為核心的鞍鋼憲法,對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發揮重要引領示范作用,是國有企業寶貴的紅色資源、精神財富、管理經驗與實踐指引,在國內外有著廣泛深遠影響,寫入《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和《新中國70年大事記》。
60多年來,鞍鋼集團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弘揚鞍鋼憲法精神,積累豐富實踐經驗,實現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黨的十八大特別是2020年以來,鞍鋼集團在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積極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以及發動職工群眾改革創新上開展了新實踐、取得了新突破、積累了新經驗,為賦予鞍鋼憲法新的時代內涵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支持。
今年3月,鞍鋼集團黨委啟動新時代鞍鋼憲法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組建鞍鋼集團黨委宣傳部、管理與信息化部、經濟發展研究院、新聞傳媒中心、鞍鋼教培中心(黨校)研究骨干等構成的內部研究專班,引入外部智庫,牢牢把握“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獨創領先、樣板典范”研究總目標,遵循“獨創性、引領性、示范性、實踐性,可檢驗、可評判、可應用、可推廣”研究成果要求,聚焦形成“實施背景+新內涵+內涵釋義+制度創新+實踐路徑+典型案例”研究范式。
研究團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引,把握歷史方位、聚焦戰略任務、堅持守正創新、發揚斗爭精神,扎實開展調研,深入研究探討,精心修改打磨,召開專班研討會、智庫對接會、成員小組會等60余次,充分解放思想,匯聚各方智慧,對核心內涵、釋義表述、重要舉措反復推敲、論證、完善,歷經9個月層層推進式研究,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發展邏輯四個維度對鞍鋼憲法“五項原則”進行新闡釋,賦予了新內涵。
據悉,鞍鋼集團黨委將組織深入學習、全面踐行新時代鞍鋼憲法新內涵,在學習中創新、在踐行中檢驗,在實踐基礎上進行理論再創新。將學習踐行新時代鞍鋼憲法新內涵與構建“雙核+第三極”產業發展新格局、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黨建工作相結合,在新鞍鋼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彰顯創新理論的強大推動力和實踐引領力,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鞍鋼力量。